NevExpo文学工坊>都市小说>地球主机 > 第37章 一箭数雕 上
    她在窗外的灌木丛中没找到人影,也没有什么脚印。彻底放下心来的莎拉笑着和斯特法妮擦肩而过,又光着身子朝楼下跑去。

    “你给我穿上衣服。”

    “斯特法妮,他逃不出我的手心!”

    就在母女俩吵吵闹闹的清晨,一辆自行车经过别墅前。

    报童扬手将报纸丢到了她们家的草坪上,接着一阵风远去。草坪上的报纸被露水打湿,晨光照在头版上,一行硕大的黑字赫然写着——

    《全民警戒,中东杀人蛾来了!》

    同一个早晨,法兰克福很多人家的桌面上都摆着同一份报纸。家庭的男主人在上班前一边吃早餐,一边看着这条吸引眼球的新闻。

    打开电视,早间新闻赫然也播放着同样的内容,还陪了相应的画面。新闻之后是杀人蛾讨论专题节目……仿佛一夜之间,这只来自中东的昆虫纲鳞翅目枯叶蛾,就成了全法兰克福的新闻热点,并且正朝着整个德国迅速蔓延。

    随着太阳升高,马路上车流滚滚,随着更多的人走进办公室。

    这条新闻接连出现在社交媒体,专题节目,做客访谈等无数传播媒介上。

    昆虫学瞬间成了热门学科,行业专家们接到数不清的邀约。不为农药,不是生态,只为讨论一只蛾子。在民间,人们同样讨论它,研究它,并迫切的想知道怎么预防杀人蛾。

    有专家大声疾呼,这只蛾子不可能出现在德国,没有适宜的生存环境,但没人听他的。

    超市内的防护衣,药店的抗过敏药,全都在一天之内扫空……当然,被扫空的还有那次次都落不下的卫生卷纸。

    中午,法兰克福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会,宣布即刻筹建生物昆虫实验室,评估物种入侵问题对德国生态圈造成的影响。

    站在屏幕中央偏左位置的,赫然就是dr雷娜。

    到了晚上,新闻的倾向性表现愈发的明显:人们已经在争论“杀人蛾有没有可能适应德国社会”,“杀人蛾应该去上语言课,多从事低端工作”,“出生在德国的杀人蛾是不是算德国杀人蛾”,“如果中东杀人蛾不融入德国,是否会造成德国社会……我是说德国生物链崩溃”,“白色的杀人蛾好还是黑色的杀人蛾好”等等议题,无数专家讨论得口沫横飞,兴高采烈!

    唯有生物学家们如鸭子听雷,莫名惊诧,不是……你们到底在说什么啊?

    我怎么感觉我的生物白学了?

    生物学家当然听不懂,因为说的是中东杀人蛾,其实讨论的都是移民问题。

    谁会在乎一只蛾子呢?